
“数字技术的推动,给我们医疗发展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冲击。机遇我们要抓住,冲击我们要迎接。”
3月9日,由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和人民日报社健康时报联合重磅打造的2021年全国“两会”特别策划“两会•健康策”之“5G赋能智慧医院建设”,特邀请各界嘉宾,围绕5G智慧医疗、人工智能和远程医疗,为智慧医院的建设建言献策,助力健康中国。
北京朝阳医院党委副书记陈勇(左二),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办公室主任、中日友好医院发展部主任卢清君(左三),诺亚医院物流机器人董事长蒋化冰(左四)参与现场直播。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院协会副会长方来英表示:十四五规划里谈到了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要以数字化转型驱动生产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的变革,要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的应用场景。医疗就是一个特别丰富的应用场景。数字技术的推动,给我们医疗发展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冲击。机遇我们要抓住,冲击我们要迎接。
尽管我们有许多丰富的海量数据,丰富的应用场景,但我们往往是在院墙之内,未来的5G技术以及一系列新技术应用,它可能要打破院墙边界,所以我们要以开放的心态迎接5G时代的到来。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院协会副会长方来英
北京朝阳医院党委副书记陈勇表示:5G技术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在促进医学诊断、临床手术和医生培训三方面的医疗服务均质化的过程中起到了一个非常好的推动作用。
5G技术引入医学领域需要政策和技术的双重支持。在政策层面,应当制定5G技术引入医院的准入、应用标准,不能盲目的使用。在技术方面,新技术的引入,既要积极,又得要稳妥,确保安全性。
北京朝阳医院党委副书记陈勇
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办公室主任、中日友好医院发展部主任卢清君表示:目前5G说得很多,但实际应用场景还不够,这是多因素造成的。第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很多应用开发目前还是停留在开发商的层面,像一些设备生产厂商,没有真正的跟医生团队去结合,同时医生对5G技术了解也不够。第二个方面是5G普及率还不够高,加上医疗领域的准入门槛较高,对新技术准入提出更高标准和需求。
5G智慧医院的建设,需要的不仅仅是5G技术,它是整个卫生管理、医疗协同,甚至包括卫生经济学都要参与。需要我们有耐心一步一步进行。实现智慧医院必须要医工联合,以需求驱动去建立创新的体系。
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办公室主任、中日友好医院发展部主任卢清君
诺亚医院物流机器人董事长蒋化冰表示:医疗是最热情拥抱技术的,因为医疗界一贯是用新技术提升医疗资源的效率和医院管理的水平。尤其经过疫情之后,新技术的使用就特别迫切。做为技术一方,我们要用跑的速度主动去跟医疗结合。
任何的新的技术,它的核心的衡量标准是能不能为最广大的人民来服务。同时,新技术一定是有不确定性的,所以需要找准一个方向作为突破点。比如说物流,它跟手术相比风险就会比较小,就更容易从技术变成实践,可以尽快的能够为医生和患者来服务。
5G医院物流机器人,能在医院的各个场景运输物资,24小时不间断的工作,这就是一个“每天都在使用,每个人都能看到”的5G应用。这次疫情期间,医生护士人手非常短缺,医院对于物流机器人的需求明显提升。诺亚医院物流机器人在武汉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它不需要穿脱防护服,消毒一下即可,节约了医护的时间。另外,医院物流机器人也降低了院感的风险。
未来新医院的建设,智能设备一定是首选。中国会成为5G时代的全球领导者,中国的医院会成为5G时代的智慧医院的领先者。希望我们工程技术人员在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努力贡献一份力量。
诺亚医院物流机器人董事长蒋化冰
直播期间,诺亚医院物流机器人作为医院5G应用代表出镜。诺亚医院物流机器人,专注5G 医院物流。诺亚是华为5G战略合作伙伴,国家机器人标准起草单位,拥有350项核心专利。
“神秘嘉宾”——诺亚医院物流机器人
诺亚通过完善的医院全场景智能实时调度系统,加上基于5G技术的安全高效无人驾驶技术,实现医院物资全场景全自动配送。利用5G技术,赋能“动态物体识别”、“智能调度”、“智能物联”,是全球首个5G医院物流机器人。诺亚已经推出17款机型,定义了21个医院物流场景,能满足医院院内95%的物资流通需求。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